威海原来有这么多传说典故,你知道几个?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6-04 03:43

威海原来有这么多传说典故,你知道几个?

2021-02-01 17:06

威海是一个历史悠久、文脉深厚之地,有着许许多多的美丽传说,充盈着威海各个相关的历史胜地,这些悠久的传说证明着威海这座城市悠久的文化气息……

威海的传说

01

传说在很早以前的时候,威海是一个被视为仙界的地方,这里山水奇丽,风景入画,住着很多的神仙。

闲来无事的时候,神仙们会聚在一起,乘云踏浪到海上垂钓些极为美味的仙物,吃了能增加道行,修炼功力,常人吃了有如百神护体,可以青春不老,脱凡胎而成仙体。

于是历朝历代众多梦想长命延年的皇家高人,想升到天界为仙的道家圣人,都不远万里纷纷前来寻求不老仙方和仙物。其实,那就是威海的灰刺参。所以威海灰刺参便具备了极品海参的品质,以及很多的神奇的食补食疗功效。

赤山明神的传说

02

水有龙则水奇,山有仙则山灵。据传,赤山上就住有佛法无边仙灵——赤山明神。

赤山明神居于赤山红门洞,临山面海,恩泽八方,以其慈悲救世的胸怀,神佑着海上和陆地的平安,是当地百姓极其崇拜和信赖的神灵。他还是集“山神、海神、商神”于一身的特殊仙灵,正是因为他功德浩荡,佑泽海域、人间,因此,在中日韩三国广袤疆土上,留下了一篇篇不朽的传说。

传说,红门洞外的泥土沾有神明的灵气,久病不治者来此祈求明神后,捻土入药即可痊愈,十分灵验。据《后汉书》记载,始皇并六国,于嬴政二十八年东巡成山,以求长生不老之药。不料途中大病,命悬一线,李斯飞马赤山,求得红门洞前九撮土捻而为药方,始皇服,立刻见效,重振君威。后来,古代北方贵族的亡灵都要请赤山明神来守护,以期明神庇佑起死回生、消弥罪过、解除痛苦,即便不能如此,也期望能福荫家族子孙。

海神修桥传说

03

相传秦始皇东巡来到成山头,要在此修建一座大桥往东边观日出和寻找仙药。他派人日夜运石填海造桥。感动了东海龙王,龙王命海神帮助造桥。海神一夜之间造桥四十余里。

始皇感激不尽,要面谢海神。海神说:我长得太丑,只要不画我的像,愿与帝王见面。谁知始皇不守信用,让画师藏于工匠之中,把海神画了下来。海神察觉后,十分生气,斥责始皇违约,立即毁桥而去,只留下四个桥墩!

《三齐略记》有记载秦始皇在成山造桥之事。

海螺女的传说

04

有一位单身汉,年纪三十多了,还没娶上媳妇,他勤恳能干,每天都辛勤劳作在田间。有一天,他下田时,无意中拾到一只大田螺,他高兴地带回家,养在自家的水缸里转眼已过去三年。

有一天,单身汉从田地里干完活回家,发现桌子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单身汉左看右瞧又不见有人,他连续几天干活回来都同样是满桌的好饭菜。几天后他偷偷躲在屋外看,是一位美丽的姑娘每天在帮他做饭炒菜。又一天的中午,姑娘正在专心做饭时,单身汉推门突然闯了进去,一把将姑娘抱住,并将她锁进房间。他灵光一闪,于是急忙打开水缸盖子,一看傻了眼,怎么那只田螺只剩下个空壳游荡在水中?

这水仙般的姑娘难道是这只田螺变成的?他把空螺壳藏到后花园里去。再到房间把姑娘给放出来问个清楚,谁知那姑娘从房间出来直往水缸里跑,当她看见螺壳没了时伤心地大哭了起来。她边哭边给单身汉说出了自己经过的实情,她说,她是个螺精,因前世单身汉救过她的命,今生又养了她三年,她是投身来报恩的。单身汉听后感动至极, 于是,他就与这位姑娘结了婚。

传说婚后她们还生下一对儿女。据说她们夫妻一直很恩爱如初,日子越过越好。

射鲛台的传说

05

传说秦始皇手下方士徐福为讨始皇欢心,骗其说:东海里有三仙山,那里有长生不老之草。

秦始皇信以为真,拨给徐福三千童男童女及大量金银,让他寻找仙草。徐福找不到长生仙草,便又骗始皇:东海有一条大鲛保护仙草,阻挡在海面上,不能靠近仙草。

始皇求药心切,遂召集优秀射手,赶到成山头,站在海边的一块大礁上箭射鲛鱼。这块礁石遂得名:射鲛台。

羊亭的传说

06

羊亭,到底是“羊亭”还是“杨庭”,还是“阳庭”?关于羊亭的写法、说法,自晋朝以来,便是众说纷纭。

晋人伏琛所著的《三齐略记》记作“杨庭”,有的书上说,相传那时羊亭曾经是杨姓一家人的庭院,故称为“杨庭”。

然而是哪个姓杨的家庭?又是怎样的一片庭院?由于年代过邈,如今无论书籍还是民间传说中,连一丝信息也没有流传下来。到明清之际,又有写“杨亭”的,又有写“羊亭”的,但始终没有定论。

上世纪三十年代英租时期,外国人拍摄的外国传教士在羊亭教会的留影上,又复了古,写了“杨庭”两个字。但是道光《文登县志》中,写的已经就是“羊亭集”了。光绪年《文登县志》中,在《辛汪都·四里》中更是明确的写着“羊亭”两个字:但是,同样的志书中,在《坊市》一节,又把“羊亭”写作了“杨亭”……

鸡鸣岛的传说

07

鸡鸣岛地处中国海洋东极的“高角”区域,是荣成唯一自古就有人定居的海岛。

鸡鸣岛的地名最早见于宋《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其中转引了晏谟所著《齐记》:’不夜城北有鸡鸣’。晏谟是东晋人,如《寰宇记》所引非虚,即便按晏谟卒年计算,“鸡鸣岛”地名至少已经存在了1600年。

鸡鸣岛东岸上竖着一根数十丈高的石柱,由于形似半截扁担,被称“扁担石”,是鸡鸣岛的标志之一,而岛上也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二郎神奉命给海龙王运送珍禽异兽,他挑着担儿,前面装着西域幼驴,后面装着北国雄鸡。为避凡界耳目,他便白天隐匿,夜间赶路。没想到因道路生疏,延缓了行程,在即将到达东海之际,晨曦己露,雄鸡长鸣,二郎神惊慌中折了扁担,无奈便匆匆隐去。幼驴落海,化作海驴岛,而被扔下的雄鸡落海,化作鸡鸣岛。

仙姑的传说

08

相传,一千多年前魏峰山上有位女子修行,其勤劳俭朴,乐善好施。在瘟疫肆虐,大灾临头的时候,不顾个人安危,翻山越岭,攀岩采药,为乡亲们煎药治病,最终送走瘟神。 她的善行感动了上天,最终她由凡人变为仙人,并在此修建仙姑庙,让她永远地为百姓消灾祈福,仙姑顶因此而得名。

仙姑迁居圣山仙顶已近千年,仙姑是来自民间,正义、博爱、真善美的化身,民间把她视为保护神,反映出人们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民间根据传说,把农历3月15尊为仙姑的生日,每年从这一天开始,全国各地的香客齐聚仙姑圣地,参加7日盛大庙会,以示纪念并祈福,仙姑文化流传至今。

来源:综合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