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 税 镇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10 23:26

党委书记     田遐光(7月任)

副书记      田遐光(7月止)   姚恒(7月任)  何涛

人大主席   王长明

    田遐光(7月止)  姚恒(7月任)

副镇长 殷超  王德军   李春梅(女)

【概况】该镇位于县城以西,东临汉山镇,南和濂水镇、青树镇接壤,西与新集镇、高台镇接壤,北与阳春镇接壤,镇域面积30.63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协税街是闻名陕南的古镇,为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协税高跷社火的发祥地和传承地。镇辖15个村,1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206户,总人口20201人。现有耕地面积16108亩,其中:水田14266亩,旱地1842亩;林地面积11485亩。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籽、蔬菜、生猪,是全县蔬菜、粮油、生猪主产区及县城居民副食品生产基地。

【完成主要指标】2013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3495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2490万元,非公经济产值41005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292元。完成旅游产业建设总投资1357万元,旅游经济总收入2714万元。

【镇域经济发展】一是围绕优质粮油、生姜蔬菜、生猪养殖、苗木花卉四大重点产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发展。通过开展科技致富实用技术培训、印发资料、技术咨询、试点示范等科普宣传活动,正确引导农民广泛推广使用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注重专业协会建设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及畜禽防疫,持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镇域主导产业。全年召开实用技术培训会议6场次,培训680人次,印发《协税科技》等资料4600余份,建立科技示范基地6个,发展示范户524户。全年粮食产量9903吨,油籽产量1925吨,种植蔬菜5076亩,种植苗木花卉206亩,生猪饲养量85639头,有种养专业大户164户,建成规模化养殖公司2个、生猪专业村2个。二是鼓励和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全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到375户。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450人次,发布市场信息60余条。年劳务输出6168人,办理小额担保贷款45万元,实现经济收入1.278亿元。持续加大南路、徐坡两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上街村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三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做好防汛抗旱和防火减灾工作。年筹资9万元,分别对连山堰、西干渠、鹿头堰三条主干渠道进行治理;争取中央财政小水利建设项目资金100余万元,对枣林村排洪沟进行综合整治。四是扎实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摸底登记,严把实际丈量、农户本人签字确认、公示、责任追究“四关”,切实做好清查和审核登记工作。

【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开工建设项目11个,完成总投资3619.6万元。主要包括:投资821万元完成张坪移民安置区建设项目;引资200万元在黄家沟村建成石榴基地100亩;投资327万元修建协税中心小学食堂及综合楼建设项目;投资197万元的协税镇规范化幼儿园建设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完成投资259万元的三官庙、吴坝等8个村一事一议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6万元的下街、三官庙村渠道维修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2万元的王庄一村以工代赈道路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3.6万元的下街村道路硬化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94万元的马家岭、茨坝村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500万元的上街移民安置区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0万元的黄家沟人饮工程建设。

【社会事业】全年发放救灾救济生活费2428.5万元,救灾粮1099000斤,棉衣、棉被20套;发放义务兵优待金12115856元,发放67名复员退伍军人、三属、参战涉核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款263784元,为全镇8560岁以上的农村退伍军人办理养老生活补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参加养老保险12003人,其中新参保375人,收缴养老保险金124.9万余元。为上街村4081281人集体办理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手续。计划生育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3.5%,节育措施及时率达100%,“三查”率达96%,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办证率达98%,宣传品入户率达100%,奖励扶助兑现率100%。大力推进文化古镇建设,组织推介表演,切实提高协税社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继续加强村级文化场所建设,上街村街道统一铺设彩砖人行道,栽植道行树,安装路灯,更换集镇旧路灯,实行垃圾装袋定时收集转运,推行驻镇单位卫生打扫包干制度。全年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2起,成功调处49起,移交有关部门处理3起。兑付宝巴高速各类补偿资金4000多万元。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镇较好村达到2个,一般村达到6个,累计创建“四强”村12个,党员示范基地4个,党员示范户125户。新发展党员8人,预备党员转正10人。(宋文彬)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