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堆砌的日月山诉说着一个美丽传说!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2-24 21:19

黄昏日落,人烟稀少,稀疏的树林、宽阔的道路,弥漫着令人心醉的气氛,仿佛可以得到自由与救赎。当日光洒落,无数经幡和高昂的藏歌迎着日光漠风飘扬,在风中诉说着一段美丽的传说。

唐贞观八年,藏王松赞干布派遣唐使向唐太宗李世民求娶一名公主。贞观十五年,唐太宗封宗室女李氏为文成公主下嫁弄赞。

公主在离开长安城时,皇后赐给她了一面日月宝镜,并对她说:“你这一走就是关山万里,再回长安可不容易了。这镜子叫日月宝镜,它是个宝贝。你若是想家了,就照照宝镜,从镜子里就会看到长安城,就会看到你的亲爹娘。”

于是,这位美丽的公主在一支庞大的送亲队伍的护送下,带着宝镜沿着祖先拓展的古道,经过守望高原的赤岭,走向了遥远的西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漫漫的远嫁之路,在这片土石皆赤,赤地无毛的地方,显得愈发苍凉。

作为告别中原的最后一站,赤岭被赋予了这凝重的阳关情结。文成公主在山上支起了帐篷,在故乡做最后一梦,伫望故乡最后一眼。

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她站在山顶最高处眺望远方,一只孤单的苍鹰在广阔的蓝天中飞翔,飞向她的故乡。苍鹰啊,难道你也和我一样在寻找亲人吗?

眼泪噙满她的眼眶,视线变得模糊。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她取出日月宝镜,看见镜中的父母和长安城的繁华,悲喜交加,思乡的泪水汇集成了倒淌河,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但想到自己远嫁和亲的重任和唐太宗的嘱托,文成公主强忍着内心的思念,毅然将日月宝镜抛下赤岭,摔在东的是日镜,摔在西的是月镜,摔碎的镜片被泪水和风沙掩埋,成为今天的日月二山。两山隔山相望,唇齿相依,似情侣,似父女,其情其景,无不动人。就这样,她斩断了对故乡亲人的眷恋情丝,下定了前行的决心,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西行的道路……

为纪念这位深明大义的公主,后人把赤岭改名为日月山,名与形相符,情与痛相增。

为了大唐的稳固,为了中原和西域永远的和平安宁,她舍弃了本可以平静富足的幸福生活,用一个女人柔弱的双肩担负起华夏民族万年大团结的沉重担子。

如今斯人已逝,当我们站在日月山上,已经感受不到西望吐蕃,天高云低、前路茫茫的困惑和东望长安,亲人已远、不见故乡的悲愁。山,还是那座山,只是山更清,草更绿,朝拜的游人如织。

山下的倒淌河,这条华夏大地惟一一条我行我素倔强地从东流到西的倒淌河,凝聚了公主太多复杂的泪水,幽静而温柔地倒淌着,诉说着那段千年不断的眷念。

如今的日山和月山分别修建了两座亭子,叫做日亭和月亭,经幡飞舞的亭子里面用碑文和壁画记录着公主入藏时的种种情景。

山上是无数藏人用虔诚和信仰堆起的玛尼堆,石堆上插满了盘树虬枝。山下是文成公主庙,矗立着巍峨的文成公主汉白玉雕像。藏歌悠悠,牛羊如云,飞舞的经幡和高昂的藏歌吟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对那美丽灵魂的深深崇敬。

当我们站在亭前西望,目睹着当年那条崎岖艰难的路途,如今已变成了连接汉藏人民的康庄大道之时,内心岂是一番“感慨万千”所能道尽的?

原标题:《思念堆砌的日月山诉说着一个美丽传说!》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