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文化是诗,
旅游是远方。
每一首诗,
都是别人的远方;
每一个远方,
栖居着诗样人生。
2019年,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积蓄力量
2020年,带着激情和梦想,
我们把文化送进千家万户,
让非遗深入田间地头。
春节期间开展
“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
系列文化活动的文件精神。
✔打火炮、唱花鼓一等奖各1名
✔打火炮二等奖3名
✔唱花鼓二等奖2名
✔三等奖打火炮、唱花鼓各4名
演员们用饱满的热情和
精益求精的表演技艺,
给现场观众带来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
赢得现场观众和领导们的一致好评!
“打火炮 唱花鼓”
在过去,农民利用农闲或节日结成班子打火炮唱花鼓,后来,这些歌词被广泛应用到舞蹈如踩高跷、划旱船中,襄阳花鼓戏就是在打火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曲剧种。
襄阳的“打火炮 唱花鼓”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展示襄阳力量的重要文化符号和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深受襄阳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挚爱。
在襄阳市群众艺术馆尧治河分馆的非遗书场内,襄阳市非遗中心还组织开展了新春慰问座谈会,与《黑暗传》、《沮水巫音》、《荆山盟乐》、《彭祖传说》等国家、市级非遗传承人进行了座谈,为保康县的传承人带去了新春的慰问和关怀,发放了新春慰问金,为我市全部100名襄阳市级非遗传承人征订了全年的《襄阳晚报》。
座谈会上
非遗传承人们分别对2019年非遗传承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就非遗传承中存在的困惑、困难和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襄阳市群艺馆馆长、非遗中心主任郝秀峰,襄阳晚报编辑部负责人魏遵明,保康县文联主席陈云飞,保康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兆虎等领导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群众文化的大联欢,
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
有效形式,
旨在通过同台竞技
加强交流、促进友谊,
让这一古老的非遗项目
在襄阳大地上再现新时代的风采,
同时也是拉开襄阳市
“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主题活动序章。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襄阳市各县市区还将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展演和民俗活动,让襄阳的老百姓过个喜庆祥和的非遗年。
来源: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与非遗保护科、群艺馆、市非遗保护中心
原标题:《群众文化大联欢!“打火炮 唱花鼓”奏响“非遗过大年”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