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宝鸡陇县,社火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土壤。
2018年以来,陇县温水镇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引入社火文化社团,为学生优良品格塑造、艺术素养提升、健全人格形成带来了深远影响。
访社火——挖掘社火文化内涵的教育功能
在陇县,“耍社火”是群众每年闹元宵的传统项目。大到耄耋之年的老人,小到牙牙学语的孩童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之中,社火已经成为陇县的文化符号。为了更好地开展社火文化社团活动,陇县温水镇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组织学生先后赴陇县社火文化之乡——东南镇,走访民间艺人,听社火故事,搜集社火艺术形式,重温祖辈“黄土地狂欢”的热情。孩子们从英雄人物故事中体悟到爱国情怀和中华孝道,从奸恶社火形象身上得到警示,通过神话人物形象感受天马行空的艺术,这正是社火文化发挥的教育功能。
画脸谱——感受社火文化的艺术魅力
2019年6月,少年宫邀请陇县社火脸谱非遗传承人为学生指导脸谱绘画。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在瓦片、葫芦、马勺等器物上画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脸谱。2024年6月,少年宫邀请市级社火疙瘩脸谱传承人杨秉权老师进入校园为孩子讲解陇县社火的艺术形式,有河北镇的连枷社火、城关镇北坡村的挈社火、东南镇的疙瘩脸社火和血社火以及全县风靡的步社火等,让孩子们领略这种集美术、戏曲、打击乐、武术等为一体的艺术形式的魅力。
捏社火——为孩子的艺术发展插上翅膀
2024年6月13日,受邀来到学校的还有面塑传承人王小波老师,他为孩子们进行现场授课、示范指导。课后,孩子们用面团捏出了各色社火人物造型,并细心地涂色。孩子们的创造力离不开每位教育者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引导、不断挖掘,为他们的艺术发展之路奠基。
评社火——让艺术教育在校园生根
2018年以来,陇县温水镇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持续开展德育和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我们的节日——元宵节”实践活动,学校号召孩子们利用元宵节参与耍社火、闹元宵活动,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开展社火小报评选。孩子们用稚嫩的文字和绘画展现耍社火的热闹场面,讴歌幸福生活,赞美美好时代。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知识,还大大提升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社火文化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学校美术社团的活动形式,还让孩子们从每一件美术作品中获得了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也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载体,借助社火文化的推广和传承,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