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中秋庆丰收 乌鲁木齐南山庙会氛围浓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24 08:22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郭军鸽)锣鼓响起来,彩扇舞起来,秧歌扭起来……9月17日,中秋节,乌鲁木齐县板房沟镇板房沟村锣鼓喧天,人头攒动。

  9月17日,游客和当地农牧民演员正在载歌载舞欢度中秋佳节。记者陈岩摄

  9月17日,游客和当地农牧民演员正在载歌载舞欢度中秋佳节。记者陈岩摄

  这是当天,乌鲁木齐县2024年庆中秋 迎国庆“秋舞南山”大庙会的现场。

  11时,锣鼓奏响,唢呐齐鸣,丰收锣鼓巡游亮相。身着鲜艳亮丽服饰的村民们组成的社火表演方队一亮相,便引得人群里欢呼声、助威声此起彼伏。

  当地农牧民在进行威风锣鼓、醒狮表演。记者陈岩摄

  当地农牧民在进行威风锣鼓、醒狮表演。记者陈岩摄

  紧随其后的,既有身穿节日盛装的哈萨克族黑走马舞蹈方队,也有装扮一新的马匹方队、羊群方队、牛群方队等,热闹喜庆的氛围,牢牢锁住游客的目光。

  “整个巡游红红火火又热闹,欢乐喜庆的气氛很有感染力。”说着,市民郑芸跟随社火表演队伍扭着秧歌前行。

  孩子们猜灯谜逛庙会欢度中秋佳节。记者陈岩摄

  孩子们猜灯谜逛庙会欢度中秋佳节。记者陈岩摄

  走进庙会现场,社火表演方队就随着锣鼓节奏的变幻,热火朝天地闹起社火:“长龙”时而腾空跃起,时而蜿蜒低潜,时而翻滚盘旋;秧歌队舞着彩扇,配合着喜庆的节拍欢快地舞动;手持烟袋的“媒婆”、憨态可掬的“大头娃娃”展示着各自的绝活……

  当地农牧民在进行威风锣鼓、醒狮表演。记者陈岩摄

  当地农牧民在进行威风锣鼓、醒狮表演。记者陈岩摄

  不一会儿,越来越多的人被演出吸引,将社火队伍围了起来,举起手机拍照,踮起脚尖,留下精彩的瞬间。

  “热闹、好玩,我们还是头一次在乌鲁木齐过中秋,现场看社火表演,有意思。”来自上海的游客王家毅说。

  板房沟镇七工村村民杨建龙一身黄衣装扮,奋力舞动着“长龙”,“日子越过越好,我们耍起社火,庆祝中秋,也庆祝我们的丰收。”

  游客猜灯谜逛庙会欢度中秋佳节。记者陈岩摄

  游客猜灯谜逛庙会欢度中秋佳节。记者陈岩摄

  不远处的展位上,红薯、玉米、土鸡、牛奶、草莓、南瓜、西红柿、赤松茸等百余种农副产品绘出一幅丰收图景。餐饮区,烤肉色泽诱人、抓饭香味扑鼻,还有街头火锅、串串钵钵鸡……

  孩子们吃糖人逛庙会欢度中秋佳节。记者陈岩摄

  孩子们吃糖人逛庙会欢度中秋佳节。记者陈岩摄

  一眼望去,驻足挑选的游客、品尝美食的“吃货”、嬉戏打闹的孩童,夹杂着村民们热情的吆喝声,好不热闹。

  “差不多一个小时,我就卖了十几公斤赤松茸。”板房沟村赤松茸种植户马建军说。

  新疆艺术学院演员在表演舞蹈《嗨登·萨吾尔登》。记者陈岩摄

  新疆艺术学院演员在表演舞蹈《嗨登·萨吾尔登》。记者陈岩摄

  乌鲁木齐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南海说,此次活动集文化演出、休闲娱乐、非遗展示、美食购物等于一身,进一步丰富节日期间各族群众文化生活,展示全县丰富多彩的文旅资源。

  12时30分,庙会热度继续攀升。舞台上腰鼓、黑走马、古筝诗歌故事汇等定点节目秀陆续上演;舞台旁,剪纸、猜灯谜、做游戏、体验非遗手作等精彩纷呈。

  乌鲁木齐市总工会工人文化宫演员在为游客表演秦腔表演唱《裱花》。记者陈岩摄

  乌鲁木齐市总工会工人文化宫演员在为游客表演秦腔表演唱《裱花》。记者陈岩摄

  “专门从市区赶过来的,看到了舞狮、蒙古族的萨吾尔登舞蹈,还有各种美食以及这里的乡土人情,这个中秋过得真热闹。”已经在庙会上逛了一圈的市民穆扎帕尔·木哈特说。

  人群中,市民马雪红拎着大包小包,带着孩子一边逛一边拍照,“带着孩子在城市周边过个不一样的中秋节,对咱们传统节日习俗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游客正在购买南山当地特色农产品。记者陈岩摄

  游客正在购买南山当地特色农产品。记者陈岩摄

  板房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帆说,以活动为平台,让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庆祝中秋佳节及汗水浇灌的丰收,满足更多市民及游客节日文化需求,也让更多人领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说话间,音乐再次响起,扶老携幼逛庙会的市民及游客也越发多了起来,不断汇入攒动的人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