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安皮影博物馆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16 08:12

南宋宁宗嘉定时期,由于海上商业的原因,皮影戏由海路向东南亚诸国流传,到了爪哇(印度尼西亚)、暹罗(泰国)和马来西亚。马来亚、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国也都有过皮影戏,形式与爪哇、巴厘的影戏大同小异,可能是受爪哇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印度尼西亚的皮影戏,俗称爪哇影戏,又叫“瓦扬皮卫”。最初它大概是拜佛祭祖仪式的一部分,至今仍在演出前焚香祈祷。皮影戏的表演者被称为“铃吉特”,与僧侣一样受人尊敬。演出的影幕长10尺,高8尺,表演者坐在灯下,操纵影人,同时用脚叩打金属板伴奏,左手敲打箱子,来指挥乐队,并随着影人的动作诉说台词。泰国的皮影戏叫作“南”。大约在12世纪通过马来半岛传入泰南地区,与爪哇影戏相似,表演是通过幕后的火光,将影像投射在挂起的白色屏幕上,使人观看影子。“南”的影人较大,没有活动关节,实际用两根棍支撑着影人进行表演。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