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儿”,是庄浪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通过角色装扮和形貌表演,达到一种诙谐幽默、惹人欢笑的戏剧效果。其内容有跑旱船、唱小曲、笑摊、快板、戏曲、舞狮子等。
在庄浪县朱店镇董湾村地摊儿表演现场,记者看到,在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中,沐浴着浓浓年味儿的人们,满怀期待,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唱小曲是地摊儿的主要内容。只见四男四女表演,或多名女子演唱,每人手执蝇刷(拂尘)或钱鞭子(霸拉鞭),身后尾随小旦一人,锣鼓音乐伴奏相继出场;唱一节,鼓乐伴奏绕场一周,直至曲终。
耍狮子是夜社火的收场节目,舞狮人武士打扮,一般都学过武术,跳上桌子先念四句古语:“青鬃狮子是毛团,菩萨派它下了凡,新年头上耍一耍,耍个富贵万万年。”手中舞一灯笼,指挥狮子跳桌子、打滚、瞅灯笼等多种表演,并配以武术拳脚制服狮子,最后骑狮子下场。
“一年下来,平时的生活都太忙碌了,只有过年这段时间,人能清闲一下。所以,我们趁着这个机会,组织了董湾地摊儿表演活动。”董湾村地摊儿活动组织者董万太对记者说,通过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增添年味儿,让村民过个欢乐多彩的吉祥年,也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可以让年轻人不忘根本,留住属于故乡的那份独特乡愁。
在临近的毛柳村,一台大戏正在上演,远远就听到了锣鼓声。来到现场,字正腔圆的唱词,华丽登场的服饰,姿势优雅的身段,引人入胜,这是秦腔的魅力。
对很多老人而言,秦腔是他们资深的人生记忆。每逢节日,一曲秦腔就是一场视听盛宴。
毛慧文是毛柳村村民,同时也是一位语文老师。因为职业的缘故,也因为兴趣爱好,她特别钟爱古诗词。“看戏也是听戏,如果你仔细听的话,那种抑扬顿挫、那种吹拉弹唱、那种余音绕梁简直太迷人了。”年轻的资深戏迷毛慧文说,她会尽己所能,把秦腔戏剧的魅力,带给身边人,带给自己的学生,让“好戏连连”。
每逢正月,庄浪县几乎村村都有“跑社火”。老乡们用浓烈的油彩、鲜艳的装扮、火热的激情,跑着社火,跑完一村又一村。只见长长的队伍,声势浩大,在老百姓的夹道欢迎中,炮声隆隆,满心欢喜。
“据说‘四大灵官’跨过孩子就会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在孔家沟转娘家的孔巧珍说,她一听到鼓声响,就赶紧带着孩子出来看社火,祈福过个祥和的新年,一家人都幸幸福福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庄浪不少村社群众还开展了篮球、乒乓球、拔河、象棋等文化体育赛事活动。县上也举办了“水墨丹青·诗画庄浪”贺新春全民书画作品展,“文化进万家·指尖上的传承”手工非遗体验活动等各种活动。
过年,就是过文化!文化“闹”新春,已成为庄浪人美好新生活不可缺少的传统。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文化在城乡唱起了主角,让空气中洋溢着欢乐幸福的传统年味,让年俗在浓郁的人文情怀中得到了复兴。
看庄浪·庄浪融媒记者 董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