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湟地区,耍社火是重要的年俗之一。今年春节以来,海东市各地举办非遗展演、传统社火展演等民俗活动,一场接一场的精彩演出让百姓感受到河湟地区的浓浓年味。
2月21日,海东市举办2024河湟非遗大会暨传统社火展演活动。活动将海东市非遗和传统社火结合,将传统与现代文化元素相结合,让市民、观众领略了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社火表演是河湟地区沿袭的传统民俗。在海东市,一场场精彩的传统社火展演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各县区社火表演有着不同的特色。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前河乡田家村社火队人物造型——太傅,作为民和县独具特色的社火人物角色,是西北社火表演中极具特色的社火表演之一。演出中太傅配合默契、舞技精湛。姑娘中郎演绎了古代阵法,展示社火艺术精粹;财宝神送财送宝,祝福不断;妖婆妙语连珠,为表演增添了喜庆欢乐气氛……从表演形式到内容,都反映了当地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性。
一直活跃在各村庄的乐都社火是乐都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舞龙、舞狮、跳锅庄等体现了人民群众欢乐祥和的幸福生活和精神风貌。高庙亭子、蒲台秦腔、汉庄眉户等民俗表演展现了祈天地融合等美好愿望。北门竹马戏、洪水火龙舞等非遗表演,舞出了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期许。
不仅如此,乐都区高庙社火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看。乐都高庙社火有200多年的历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方特色鲜明,其中高跷、亭子和小唱并称为当地社火“三绝”,亭子又是其中最具特色的表演项目。
高庙亭子主要流传在乐都区高庙镇的东、西两村,以及乐都区老鸦、城中等村中,一般在正月初八至正月十六演出。亭子也称为“高台”或“铁蕊子”,一般在五六米的高空用铁杆装饰成牡丹、菊花或桃树的主干,然后在有一定弯度的铁杆上绑上“身子”。其内容多为戏剧或历史故事,代表作有《龙凤配》《十字坡》等。亭子集民间剪纸、戏剧表演、技艺杂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河湟民间高超的手工技艺和艺术风格。
●【欢欢喜喜过大年】“云”享新年 “剧”品年味 全省国有文艺院团精品剧目线上展演——海北州藏历春晚
●【欢欢喜喜过大年】“云”享新年 “剧”品年味 全省国有文艺院团精品剧目线上展演——新编现代京剧《七个月零四天》
●【重点关注】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青海都兰夏尔雅玛可布遗址入围终评!
来源:西海都市报
图文编辑:厅信息中心
投稿邮箱:qhwlwx@163.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