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
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每逢过年,长辈们都要给孩子们发年岁钱。发年岁钱既体现了长辈对孩子们的关爱,也体现了他们对孩子新年的祝福。这种习俗已经流传了多少年?谁发明的?为什么要发年岁钱?究其原因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从前有个叫“祟”的小妖,专门在除夕之夜出来祸害小孩。熟睡的孩儿被“祟”在额头上摸上几下,就会受惊吓而啼哭、发烧,等热烧退去后,便由聪明伶俐的孩子变成了痴呆。
一年的除夕之夜,有一对夫妇因为明天就要过新年了兴奋过度,久难入眠,就逗着自己的孩子玩。母亲用一根红头绳把家里仅有的八枚铜钱串起来,提的忽高忽低,睡在炕上的孩子活蹦乱蹬的用手抓,孩子抓到了就咯咯的笑个不停,就这样玩着玩着累了,不知不觉的把铜钱放在孩子枕边睡着了,但灯还亮着。
半夜时分,一阵阴风吹灭了灯火,小妖“祟”就嗖的溜进来,正当他把手伸向小孩时,孩子枕边那串铜钱,突然迸发出一道道雪白的闪光,吓得“祟”尖叫一声,逃之夭夭。夫妇二人忙起来,发现家里一切完好无损,孩子依然在甜美的睡着。
第二天,孩子依旧欢天喜地的玩耍,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此事传开,四邻八乡的人便纷纷效仿,每年除夕之夜,都给自家孩子枕边放置用红线穿起来的八枚铜钱。果然,“祟”再不敢兴风作浪,祸害孩子了。从此,除夕之夜给孩子们发压“祟”钱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早期来说,压岁钱并不是给真钱,而只是给像钱一样的象征性的东西,是希望起到震慑性的作用。但后来,人们逐渐把压岁钱实用性的意义强化了,因此就变成了给真正的货币。
现在这种习俗越来越浓,体现了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少年儿童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呵护。最后,祝愿少年儿童新春快乐、茁壮成长!